“笔趣小说”最新网址:http://www.bbbqu.com,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
当前位置:笔趣小说 > 武侠修真 > 省委大院 > 第二十三章 伟人风范

第二十三章 伟人风范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好书推荐:

奔驰车缓慢地行驶在长安街上,王一鸣透过车窗,凝视着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,心里陡然生出一种敬意。

没有毛主席他们那些老一辈革命家出生入死,打下这个红色江山,你说今天的他王一鸣算什么吧?!他还能当上封疆大吏,领导六千多万人民嘛!做梦吧!

没有毛主席建立的新中国,还是蒋家王朝统治中国大陆,他王一鸣说不定小时候就是一个放牛娃,现在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,在老家王家村的村子里,租种地主的十几亩土地,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而已。

王一鸣正在沉思,这个时候驻京办的司机小潘问了一句:“王书记,下一步我们去哪?”

王一鸣对饶战胜说:“你打一下秦部长的电话,我们就去301医院,看一看段宏同志吧,说不定是最后一次见面了。段宏同志的日子不多了。”

饶战胜说:“好的。”

连忙打通了秦大龙的电话说:“秦部长,王书记想去301医院看一看段宏。”

秦大龙说:“好的,我现在就打电话和段宏的家人联系。”

于是,两辆黑色的奔驰轿车加速向301医院的方向开去。

到了医院附近,饶战胜买了一筐水果和一束鲜花,算是给王一鸣和秦大龙的伴手礼。王一鸣又让饶战胜准备了五千块的现金,装在一个信封里,算是一点意思。

到了医院的大厅里,段宏的老婆葛慧敏、秘书何军都已经早早地等候在那里了。

葛慧敏在省建设银行工作,是工会主席,也是一个正处级干部。自从老公到北京住院后,她就请长假一直陪在段宏身边。

何军是段宏做市长时的秘书,已经跟了段宏四年多了,现在老板的身体不行了,对何军的仕途是一个重大打击。本来段宏答应他,下一步就任命他到下面的一个县里直接当县委书记的。现在何军是港城市委副秘书长,正处级已经做了一年多了,到下面当县委书记,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现在段宏眼看着就要见马克思去了,何军的前途一下子灰暗起来。做秘书的最怕的是老板突然出事,你的后台一下子就没有了,一切从头再来,你说你倒霉不倒霉!但现在没有办法,何军只能尽职尽责地陪着段宏,走完这最后的生命历程。

何军和饶战胜见过几次面,双方平常里都有电话联系的。

王一鸣一到大厅,何军就陪着葛慧敏走过来,秦大龙向王一鸣介绍说:“王书记,这个是段宏的爱人葛慧敏,在省建设银行工作,是工会主席。”

王一鸣面色凝重地和她握手说:“您好葛慧敏同志,这一段时间辛苦你了。”

葛慧敏强作笑颜地说:“不辛苦,不辛苦,王书记您能亲自来,我们全家人都感激不尽呢!”

大家说着话上了电梯,到了段宏所在的楼层,大家下来静悄悄地跟着葛慧敏向前走。

到了一个高干病房门口,葛慧敏推开门,招呼大家进去。

王一鸣看到,段宏正身穿病号服躺在床上吸氧呢。他看到王一鸣和秦大龙进来了,连忙冲他们摆了摆手,做出一副笑意,嘴里轻声地说:“王书记好,秦部长好。”

王一鸣和秦大龙上前去和段宏轻轻地握了握手。

葛慧敏和何军搬来两张凳子,让王一鸣和秦大龙坐下。

王一鸣坐在段宏身边,观察着段宏的变化,他看到,仅仅两个月不见,段宏已经瘦得皮包骨了,最少减轻了几十斤的体重,一下子变成了风烛残年的小老头了,脸上的表情也不好,没有了以前意气风发的样子。

王一鸣心里很难受,对段宏说:“现在感觉怎么样?”

段宏摇了摇头,无奈地说:“王书记,我实话实说,感觉非常不好,我估计这一次回不去了。”

王一鸣连忙安慰他说:“医生说了,你的情况并不严重,再住院一段时间,观察观察,等身体恢复了,你就回江城市,到省里的医院里,边工作边治疗。”

段宏苦笑了一下说:“王书记,你们不说我也懂的,我身体这个样子了,已经不行了,我对自己都不抱希望了,死并不可怕,我已经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,就是有些心不甘而已。我才五十二岁,不该这么倒霉啊!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干完呢!”

王一鸣一听,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他。这个时候葛慧敏哇地一声哭着跑出去了。作为一个女人,她心里这一段也是很苦的,老公的身体本来已经不行了,在老公面前,她一天到晚还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,现在好了,段宏自己说出来了,大家都解脱了。

王一鸣的眼圈也有些红了,他握着段宏的手说:“段宏兄,论年龄,你是我的老哥,既然你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,是无神论者,我们是不害怕死亡的。俗话说,生死有命富贵在天,命运无常,我们都要坦然面对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。”

段宏点点头说:“谢谢王书记,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。我四十二岁做市长,到今天为止,正厅级干部也当了十年了,组织上对我不薄。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兢兢业业,对得起组织上的培养了。”

这个话题过于沉重,王一鸣连忙转移话题问:“老哥,你有几个孩子?”

段宏说:“就一个女儿,在美国留学后嫁给了美国人,现在正准备生第三胎,过几个月才能回来。哎,我这个女儿,算是白养了,当初我就不同意她嫁给洋人,结果她就是不听。现在成了洋人的生孩子机器了,原来是学工商管理的,好歹还有硕士学位,就是回国,找个好工作也是不愁的。她就是不想回来,找了个白人做老公。那个洋鬼子天天喝得醉醺醺的,喝多了,就打我女儿。隔三差五,闺女就给我老婆打电话,说那个洋鬼子虐待她,经常打她。我老婆说那你离开他,两个人分手啊。我闺女说,她不敢,那个洋鬼子说了,敢提离婚,就一枪崩了她。他真的有枪的。你看,我这个闺女是不是白养了,大家以为她到了美国是人上人,结果成了这个样子了,不提她了,想起来我就气!”

王一鸣一下子顿悟了,段宏的这个病是不是跟他长期生闷气有关系啊!养了一个不省心的闺女,没办法,只能是打脱牙和血吞,天长日久,可能就得病了。一气百病生嘛!

看起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。养个不争气的孩子,最先受损的就是家长自己。

又安慰了段宏几句,王一鸣看时间差不多了,于是就递给段宏一个信封说:“你安心养病,有什么需要了,随时可以向省委提。”

段宏说:“谢谢王书记,谢谢秦部长。”

从301医院出来,上了汽车,王一鸣的心情就十分不好。

看看表,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,该吃午饭了。

饶战胜问:“老板去哪?”

王一鸣说:“先去西江大厦吧,中午休息休息,下午有什么事情再说。”

下午三点多,王一鸣一觉醒来,觉得神清气爽,于是就打了赵老家里的电话。上一次去赵老家看望还是去年元旦前,一晃大半年过去了,也该亲自登门看望看望了。

接电话的是童阿姨。

王一鸣说:“阿姨,我是一鸣。”

童阿姨说:“一鸣啊,你现在在哪里?”

王一鸣说:“阿姨,我在北京。这几天在北京有事情。您和赵老身体都好吧?”

童阿姨说:“好,好。”

王一鸣说:“下午五点有时间嘛?我想到家里坐一坐。”

童阿姨说:“有,有,你来吧。老头子正在书房里看书呢,我现在就告诉他去。”

王一鸣说:“好的,好的,我估计五点钟才能到。”

挂了电话,王一鸣连忙安排饶战胜要车,安排饶战胜一会儿到附近的大商场里买些东西。

驻京办的司机小潘接到饶战胜的电话,连忙把那辆奔驰轿车开到大堂门口等着。

一会儿王一鸣和小杨就下楼了,三个人坐上汽车,到附近的一个大商场买了两件高档衬衣、两件丝光棉短袖体恤,这是送给赵老的礼物。此外又买了一些高级茶叶、补品之类的东西。

下午五点十分,奔驰车开进了北京西郊的高级干部别墅区。警卫检查后,接到赵老家的电话才放了行。

奔驰车开到赵老家前面的停车场里,王一鸣下车,他看到赵经华一身戎装站在大门口,微笑着迎接他。

王一鸣紧走几步,迎上去和赵经华握手寒暄。

王一鸣说:“二哥,想不到你也在啊?好久不见了。”

赵经华爽朗地说:“你说五点左右到,我接了老太太的电话,连忙赶过来陪你。”

王一鸣说:“岂敢,岂敢,你如今是中将了,堂堂的北京军区副司令,实在是不敢当啊!”

赵经华说:“老头子说了,现在北京就我一个在家,我不出面也不合适啊。老大陪副总理去了美国,经英在省里没办法回来,老四在法国考察项目。目前北京就我一个。”

听赵经华这么一说,王一鸣才了解了赵经天、赵经英、赵经杰的行踪。

进到院子里,就看到赵老两口子站在大门口,冲着王一鸣微笑着。

王一鸣连忙走过去,握着赵老的手嘘寒问暖。

大家进到屋子里,其他的随从们有的站在院子外,有的把礼物放到客厅里就出去了。

赵老依然领着王一鸣和儿子赵经华上了二楼的书房。

赵老坐下来问王一鸣说:“小王,这一趟到北京办什么事情?”

赵老还是习惯直呼王一鸣为“小王”。他们两人之间是用不着客气的。

王一鸣说:“到中组部,部长亲自谈话,主要是商量西江省的省级干部配备问题。”

赵老说:“你实话实话,这半年多,有什么大的成就没有?”

王一鸣认真地想了想说:“没有,真的没有,都是日常工作,不值一提。”

赵老一听就不高兴了,说:“怎么能够这样?你现在是省委书记,不是一般人,怎么过去大半年了,你却没有干成一件可圈可点的事情,那样老百姓会怎么看你?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尸位素餐嘛!”

赵老把王一鸣还是当作自己当年的秘书一样,有什么话劈头盖脸地就打过来,丝毫不讲情面。

赵经华看老头子这么不给王一鸣面子,连忙出来打圆场说:“老爷子,好了,好了,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啊?别说一鸣了,就是中央主要领导,你要是敢当面问问,大半年你都干了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啊?他们也一样答不上来。现在是和平年代,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,就像我,好歹还是个副司令,你说我上半年都干了什么大事情?我扪心自问,一件可圈可点的事情都没有,都是日常俗事。天天开会,做报告,到下面调研,一晃就过去了大半年。那些大领导也一样,开会做报告,接见一下外宾,到下面视察视察,再到国外转几圈访问几个国家,就混过去大半年了。现在大家都是这样过的。”

赵老长叹一声,摇摇头说:“哎呀,混吧,混吧,混一天算一天。典型的官僚主义。忙于俗事,不抓大事,不知道什么是大事,该怎么去抓。这个作风不改变,怎么得了啊!”

赵经华看老爷子真生气了,只能劝他说:“爸爸,现在和改革开放初期不一样,那个时候百废待兴,中央有小平那样的强人掌舵,下面有一大批你这样的强势领导人在各地执政,大家为了发展,八仙过海,各显其能。敢于打破常规,不怕失败。这样才杀出了一条血路,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。现在呢,国家承平日久,到处是莺歌燕舞,各级领导人缺乏危机感,大家一天一天都是忙于俗事,忙于应酬,再说了,现在会议多,文件多,光是开会学文件,已经不胜其烦。再加上调研、考察、出国访问、接见外宾等事情要兼顾,作为一个高级干部,实在是忙成陀螺了,光是应付这些事就已经勉为其难了,还要做出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,你说怎么可能呢?!能不出大事,糊弄过去就已经不错了。你就别为难一鸣了。他也不容易的。”

听了儿子的劝解,赵老的脸色慢慢缓和了下来,他知道自己的话有些重了,于是就换了口气说:“我是拿小王不当外人嘛!和我自己的孩子一样,该骂就骂。”

王一鸣自嘲说:“应该应该,就是打也是对的,我本来就是你的徒弟嘛!师徒如父子嘛!”

赵老笑了,说:“你小子说这句话我爱听,当初要不是我力排众议用你当秘书,你今天会当上省委书记?我看有点悬吧!”

王一鸣斩钉截铁地说:“不是有点悬,是根本没有那个可能。能做个处长,已经非常不错了。”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新书推荐: 道士不好惹之门徒再现 浮沧录 逍遥小村医 催妆 我不可能是剑神 明贼 暮霭凝香 太古神王 邪王的倾城狂妻:鬼妃天下 千古魔主